close

中醫師楊永萬今年83歲,聲如洪鐘,滿面紅光。執業超過一甲子的他認為,中醫是講求平衡的醫師,「幫大家找到一個中點,過與不及都不好!」

楊永萬家學淵源,祖先在大陸時,就已經執壺行醫,祖父楊樹蘭是日據時代三大名醫之一,專精中醫內科學。楊永萬有兩位醫師兒子,長子楊賢馨現任國泰醫院的肝臟中心主任,次子楊賢鴻是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部主任,具有中西醫師執照,繼承家傳百年中醫家業。

這天,有病人遠從日本到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的診所看診,楊永萬一口流利日語,病患聽了頻頻點頭。生長在日據時代的楊永萬從小跟在祖父身邊,從當學徒學習炮製中藥材、抓藥到看病。

光復後,熟稔日語的楊永萬加倍用功,考上中醫特考,當時認為內科對疾病的成因、治療,了解最透徹,堅持要拿到中醫內科執照。

看診六十多年,楊永萬認為中醫就是幫助人們保持平衡的醫師。他解釋,現在很多人說膽固醇不好,其實人體根本不能沒有膽固醇,膽固醇是生命的原動力,膽固醇並非全然不好,好的膽固醇(高密度脂蛋白)對身體有益;當然,人體也不需要過多的膽固醇,毫無節制的大魚大肉,也不是正確的態度。

楊永萬每天晚上十時上床,清晨五時起床,起床後就打一個小時的太極拳,活絡筋骨,也訓練自己的平衡能力。

楊永萬說,以前他固定每周爬一次台北市信義區的象山,走一躺兩小時,直到有一次,他竟然連續滑倒三次,每一次都是左腳滑下去,臀部著地,一次還好,連續三次,讓他覺得可能腳力有差,不再勉強自己,以免受傷,反而得不償失。

楊永萬不菸、不酒,每天早餐一定要吃,有時喝一杯牛奶加蜂蜜,有時喝豆漿,中餐及晚餐都是半碗飯及大量蔬菜,「我肉類吃得不多」。但楊永萬並非完全不吃肉,基本上他什麼東西都吃,也吃牛排,但飲食以簡單清淡為主。

有時楊永萬自覺手腳冰冷,也會燉麻油雞來吃,這道台灣婦女坐月子補身的傳統料理,很多人認為太油,但他認為,又不是經常吃,不用怕太油。他也說,老一輩過生日常吃豬腳麵線,豬腳裡的膠質對老人家關節有益,「不能太油,但也不能不油」,必須平衡,這也是他的飲食主張。

楊永萬也提醒,要有好的身體,不但別亂吃中藥、也別亂吃補品,有病才看醫師,且要看合格的中醫師,否則身體沒有補好,反而病情更加嚴重。他也主張,不要懶惰,否則骨頭會老,要活就要動,有動才有健康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